本報訊 5月11日,鞍鋼股份熱軋帶鋼廠2150熱軋生產線改造年修主體工程竣工,轉入產品調試階段。產線運行平穩(wěn),當班生產鋼卷56卷,產量為1450噸,成材率為97.8%,產品各項質量指標穩(wěn)定受控。這是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關鍵核心技術外方專家缺席的情況下,鞍鋼統(tǒng)籌推進“防疫+改造”,譜寫的自主創(chuàng)新新篇章。
此次改造年修工程,包括新增F7精軋機,升級2號卷取機為強力卷取機,升級L1、L2計算機數??刂葡到y(tǒng)和主傳動控制系統(tǒng)(下稱“三電”系統(tǒng));2150生產線成品區(qū)鋼卷運輸設備改造工程;2150生產線加熱爐提高加熱能力改造工程。同步實施的設備年修、集控中心、自動化軋鋼等智能制造項目,旨在實現品種規(guī)格拓展、產品質量提升、生產規(guī)模突破、設備精度和穩(wěn)定性提升,打造自動化軋鋼智能示范線。
作為此次改造年修工程的核心項目——在預留原址增建F7精軋機,不僅跑出了“25天立起牌坊、44天軋出熱卷”的鞍鋼速度,而且開創(chuàng)了鞍鋼人應用混凝土切割技術、計算機模擬技術大規(guī)模拆除基礎構造的先例,實現安全綠色高效“智造”。
“三電”系統(tǒng)升級改造項目,是鞍鋼人真正意義上首次獨立完成熱軋全產線一二級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和調試工作。該項目圍繞2150生產線基礎自動化和過程控制模型對電氣系統(tǒng)整體進行升級改造,相當于生產線“中樞神經”的迭代升級。此前,這種涉及“中樞神經”的“大手術”多由外方專家“操刀”,而在當前全球疫情暴發(fā)、外方專家缺席的特別時期,鞍鋼抽調以熱軋帶鋼廠和鞍信公司為主的多家部門單位核心技術骨干組成聯合調試項目組,從方案設計、設備集成、程序編輯、系統(tǒng)優(yōu)化到聯合調試,全程自主操作,連續(xù)40多天晝夜奮戰(zhàn),完成改造工作。
此次年修工程工期長,參戰(zhàn)人員多,施工極其復雜,計劃工期為55天。鞍鋼集團共派出30多支隊伍參戰(zhàn),總參戰(zhàn)人員近3000名;土建總拆除量近10000立方米,澆注混凝土12000多立方米;設備總拆除量為7350噸,安裝量為6750噸;編制工程施工網絡圖27張,集升級改造、年修、大修、檢修31個項目為一體,集安全保衛(wèi)、衛(wèi)生防疫、工程管理、集控智能和升級調試等15個專項工作組于一身。5月1日10時48分,2150生產線改造年修工程一次熱負荷試車成功,用時44天2個小時48分,比計劃提前10天21個小時12分鐘。 (孔慶磊 曹洪儒)
《中國冶金報》(2020年05月20日 01版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