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 “設計”一詞在陜鋼集團龍鋼公司既陌生又神秘,大多人并不清楚這是一份什么樣的工作?肩負怎樣的責任?而設計工作者自身更是低調,他們從不居功自傲,謙虛地自稱為企業(yè)發(fā)展的“添磚人”。
設計之路沒有止境,設計之人就像修道路上的“苦行僧”,既經歷了“破繭”的痛楚,又享受著“成蝶”的幸福,在探索中前進,在挑戰(zhàn)中成長,冰火兩重天中百煉成鋼。
喜愛,可抵歲月漫長
讓人好奇的是,是什么讓設計人一代代薪火相傳,又一次次直面挑戰(zhàn)?他們用行動簡單而又執(zhí)拗的回答,“因為喜愛”!
53歲,追隨時代腳步,再次揚帆啟航。
在設計室有個姐姐,已經53歲了,堪稱元老級人物,歲月沒有因為她的努力,而格外厚待,樸實無華的她看起來要比同齡人顯老,因此,也更顯親切。她其實就是大家嘴里的“老任姐”。
53歲的她,作為專業(yè)的頂梁柱,仍然挑著設計的大梁,站在年輕人前面,披荊斬棘、開路沖鋒。記得,煤氣智能化項目初次提上日程,牽涉幾千米管線、一百多臺脫水器、點位遍布全廠區(qū),只就線路梳理、控制點定位,就讓人頭疼。老任姐不推諉、不氣餒,三伏天三十七八度的天氣,頂著烈日,跟著主體單位熟悉點位、陪著廠家看現場,一進生產區(qū)就是一整天,年輕人都有點扛不住??衫先谓銋s從不喊苦、不喊累,回到辦公室后,第一時間整理資料,不懂就問,不會就學,一步步完善方案,成為設計室吃苦耐勞的最好榜樣。
一有空余時間,她還爭分奪秒地學習設計專業(yè)知識和最新設計理論,你問她,都這把歲數了,怎么還這么好學,她會笑著說,趁著還能學得動,學點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就是設計室的“老任姐”,她還在設計的路上堅持努力向遠方前行。
“別說,看‘規(guī)范’還真是我唯一的愛好?!?/span>
楊拓,25歲,設計室年齡最小的。這個年齡的男孩,大多喜歡用游戲打發(fā)業(yè)余時間,而他卻是個例外。你問他,沒事在家干什么,他總會說看“規(guī)范”。你再問,他就答,“看‘規(guī)范’比干別的有意思多了,這是我目前唯一的愛好。”
他絕不是說說而已。自從他認識到,要拿下設計工作,就必須每天加足馬力學習,僅憑上班的間隙學習根本不夠。他就每天早上班晚下班,一個人呆在辦公室里學習,為了節(jié)約時間,他還專門申請了單身宿舍,一星期只回一次家。就這,有時候中午也不休息,提前坐在工位上學習。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每天上下班都背個雙肩包,而雙肩包里永遠有一樣東西——各種建筑設計規(guī)范。有幾次下班同行,發(fā)現他一上車就看各種建筑設計課件。其實,內行都知道,“規(guī)范”是極其晦澀枯燥的東西,像他這種學法,是需要超乎尋常的意志和毅力的。
每每看到這個小年輕因為喜愛設計而努力的樣子,就讓人情不自禁為他豎起大拇指!
匠心,不懼未知之困難
對設計工作者而言,每一個設計項目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戰(zhàn),每一套藍圖的落成并不意味著設計工作的終結。只有擁有一顆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挫折的“匠心”,飽含不怕未知之困難的勇氣的設計工作者,才能配得上“設計人”的稱號。
每個設計任務,都是一次新的挑戰(zhàn)。
“設計者有經驗是好事,但干事完全憑經驗,不懂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就有待考究了。從事設計工作二十多年,我認為每一個設計項目都是全新的,從沒有照搬按樣設計這一說。”工藝專業(yè)高級工程師晉麗萍這樣說。
眾所周知,每一個建設項目的提出都有它的特殊意義、現實背景以及歷史條件等,不同時期、不同地點提出的即便具備相同功能的設計項目也不能稱為同一個設計。項目無論大小,作為設計者,必須全力以赴、同等對待,從了解現狀入手,理清重點,做好設計理論與建設實際的銜接,統(tǒng)籌兼顧,更重要的是要從主體單位的實際需求出發(fā),不生搬硬套、不閉門造車。即便設計任務再為艱巨,設計條件再為苛刻,也不能湊合、將就,必須一馬當先、排除萬難,因為一個好的設計,可以給職工帶去福音,給管理帶去便利,給公司帶來效益。
接到設計任務的那一刻起,就必須做好迎戰(zhàn)的準備,這樣才不負“匠心”所托。
選擇了設計,就選擇了終生負責。
“呀,小文姐,你長白頭發(fā)了?!蓖滦報@訝地說道?!罢媸谴篌@小怪,干設計工作誰還不長幾根白頭發(fā)?!贝蠹曳瘩g道?;蛟S,不知情的人覺得這話說得有點夸張,不就是一份工作嗎,有這么嚴重?回答是肯定的!
“每每遇到大項目,晚上就睡不踏實,做夢都是設計和施工,還有項目投運后的突發(fā)狀況……”師小文說道?!懊磕甑挠昶谖疫^得都特別煎熬,生怕遇到持續(xù)性的特大暴雨,擔心排水,擔心廠區(qū)生產安全?!?/span>
其實,每個設計工作者都時時為自己的設計項目捏著一把汗,因為設計工作從沒有完成和責任終結之說。誰負責的項目,誰就得負責到底,哪怕離職、哪怕退休,一旦有事,就得做好分析成因、承擔責任和提出補救的思想準備。
這種準備是壓在每個設計工作者心頭的一塊石頭,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正是因為有了這份責任,才讓他們更加謹慎,更顯擔當,不懼怕未知的種種困難。(趙亞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