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合陽,人們習慣把水晶餅叫點心。點心在我的心目中始終是有幾分神圣感的。
小時候,農(nóng)村窮,一個村沒有幾戶一年到頭都吃白面饃的富裕人家。平時要說誰家能買斤點心吃,著實是令人羨慕。在我幼小的記憶中,點心、罐頭之類的東西那絕對是富人家才可享用的“稀罕物”,與我們家是無緣的。于是,小小年紀的我始終對點心充滿了向往。
記得那時我還在上小學(xué),一次跟母親到公社所在地的街上趕集,母親是要賣一針一線做好的衣物、布鞋和那一寸一寸用手織成的白生生的棉布,換得點錢來補貼家用。我則給母親打了招呼,趁機從人群中東鉆西擠,去街的東側(cè)那一排叫做供銷社的長長的大房里,那里賣的除了油、鹽、醬、醋、茶以外,還有孩子們上學(xué)用的筆、墨、紙、硯和其他生活用品。其中,最讓我們小孩子眼饞的自然是水果糖和點心。我沒有一分錢,自然到這里是不買什么東西的,只是在柜臺邊聞聞那由各種東西形成的特有的“供銷社的味道”,其中那白白圓圓的上面蓋著紅戳戳的點心,總令我要看上許久,由不得心生饞意,最終卻只能想象著點心的味道而離開。那時我心中總會有一種想法,將來長大了一定買許多點心吃個夠。
參加工作第一年,放寒假回家過年,要給家里買些什么,我便不假思索地買了兩樣?xùn)|西:一是安化的“人頭”茶,這是老家人喜歡熬著喝的一種黑茶;二是點心,這是那時老家人認為很有些莊重的東西。記得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坐在熱乎乎的炕頭,吃著點心,我平生第一次有一種神圣感,因為我終于能用自己掙的錢買點心吃了。
后來,我會時不時地買點心吃,回家也會買上一斤二斤帶給父母。對我來說,吃點心再沒有那么難了。但因小時候的經(jīng)歷,點心在我心中的神圣感似乎一直沒有消失。
五十歲那年,我工作調(diào)動來到西安。春節(jié)快到了,我和妻子尋思著回家拜年走親戚買什么東西,一想,還是買點心好。我便和妻子到附近的“人人樂”超市,一下子買了兩大箱“德懋恭”,那小而方的盒子很是精致。那是我第一次從盒子上了解“德懋恭”,哇,“始創(chuàng)于1872年”,名副其實的“中華老字號”,我心中對點心的神圣感不由得又一次升騰起來。
今年春節(jié),我照例提前把父母從老家接來西安過年。知道父親喜歡吃點心,我便給父母住的房間放了點心,以便他們隨時能吃到。春節(jié)過后,父母要回老家,我問父親還需要帶什么,父親說“:把點心給我?guī)??!蔽抑傈c心是最對父母胃口的,也是父母最上心的東西。
不久前,兒子回家,一進門手上拿了一盒東西,我問兒子買的什么,兒子說:“你不是愛吃點心嗎,我給你買了盒小的‘德懋恭’,專賣店的人說這個適合老年人吃?!蔽医舆^來一看:“哦,是珍珠水晶餅?!蔽掖蜷_盒子一下吃了三個,我又一次感受到了點心的神圣感,與之相伴的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幸福和滿足。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是《禮記·禮運》里的話,吃,是人之基本所需。吃,又是一種文化。食有南北東西之別,人對于食物也各有所好。越是求之不得,越是神圣無比。點心于我便是這樣。現(xiàn)在盡管買盒“德懋恭”吃并算不得是多么奢侈的事,可是,“德懋恭”在我心中的神圣感依然如故。
作者簡介:李永剛,陜西合陽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全國冶金文學(xué)藝術(shù)協(xié)會副會長,中國冶金作家協(xié)會常務(wù)副主席;陜西省作協(xié)會員,省職工作協(xié)副主席;陜西省總工會、省文化廳授予的“職工藝術(shù)家”。
評論留言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循新聞評論服務(wù)協(xié)議
365條評論
提交